不多不少的狼性——评论《狼图腾》

来源:豆瓣 作者:小小风也

《狼图腾》小说在线阅读  姜戎作品集

以小说论,姜戎的《狼图腾》显得很粗糙,但它依然让人难以释手。以草原人的眼光去看草原上的狼,顿生感佩,人狼互逐共生大约是正道。英气十足的情节里,人心也有通透的爽利,一扫夏日郁气。

可惜作者的极端成了软肋,一味提倡狼性与求生本能,难免露出穷凶极恶的底色来,整个理论就站不牢立不稳,容易叫人小看。彪悍的狼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是主宰,一旦生活稍许富足安定,难免不容于社会。好比书里被人养大的小狼,唯死才能使人畜共太平。

但另一方面,人无狼性却不能自处,忍不住要去惦记它,否则没有出路可寻。贾平凹的《怀念狼》是另一本描写人狼相对以及狼精神湮没的书。与《狼图腾》不同的是,作者生于陕西,主人公与狼也相会在那里的大山里。书里狼的凶残是一样的,但更阴险。狼们讲的不是战术,时以妖术巫道出现。《狼图腾》中放达的草原气在此书中被一种无奈与迷惘代替,姜戎视为正途的气质,贾平凹视为凶多吉少的另一条死路,虽然后者也显露出稍许生机。带着视狼为畏途又不舍弃之的倾向,贾平凹绝不是唯一一个,他文字间的病气是沉苛也是历史的包袱,姜戎以为自己可以找到病因去除病根,于是奋笔疾书,从这点上看,作者极度强调狼为图腾,不是没有道理。

也许适度的狼性才是正解。

《狼图腾》满书谈历史,阖书看历史,难免想到大唐盛世。李唐原有北戎血统,血中有狼性,这大约可以解释初唐气象的奥秘。今日李世民与其父亲在城头一个起乐一个舞,明日在城门外与其兄弟一个射箭一个死,进有血退有礼,大风雅大决战一袖收起,这样的时代算不算空前绝后?稍后到宋朝,虽然军人做了皇座,例行的却是自耕自足的规矩,经济虽然富足,却长年在军事上受制于外敌,最终让以狼为民族图腾的元朝踏了个平地。

我一直期待贾平凹有一个突破性的东西出来,读完《狼图腾》才有些醒转,贾等待的不是杰作,而是狼性。而如何才是不多不少的狼性,这最叫他犯愁。祖先一千多年前教过,我们给忘了。

上一篇: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 读《狼图腾》思考   下一篇:毕利格老人的眼泪 读《狼图腾》